《论语》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13 07:57:46

第1篇:《论语》读后感

然而着眼于现世,却并不意味承认现实。

东方的读书人,总是怀有类似“劝世”的情结。所以孔子长久担当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他本人的时代,儒学倡导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应该使自己向一种理想人格趋近。孔子将之定义成为“君子”。通过强调人的修身与自省,孔子宣扬当一个君主的自我修养达到完善,那么他的权力就可以通过最和平高贵的方式来保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真,因此我们看到后世虽将孔子本人拜为先师,却没有几个强大的君王是按照他的理念在经营他的政权。尽管如此,那些对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却并没有被轻贱。今时今日,中国人的道德标尺也依然围绕着它们,谦逊淡定博学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被向往,但它一直以来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谁也还没见过它的完成。那些劝诫简短如“不迁怒,不二过”,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却无一不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情绪与意识的双重控制,“君子”是一群有着绝对精神力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孔子相信个人意志的力量胜于环境的影响力,因为在他的描述中,“君子”无所谓贫富职业境遇,他们从不慌张,从不刻意争取,永远只是物来则应随遇而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们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悖论。

儒学的本末,都成为这个悖论之下的一个圈套。这个圈套的根基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假设,它决不可能实现,同时任何理论又都不可能推翻它,结果就是连它的创造者本人也被它套了进去。讽刺的是现实之中,孔子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应该只是做好全部的准备来等待时机的降临。众所周知,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试图说服那些绝不可能——按照他所说的,去重现一个绝不可能回到的美好过去——的君王的努力中。这是非常悲哀又奇怪的事。我们看到过最标准的智者形象,是像老子那样遁世于飘渺的。因为如果看清了全部的现实,就会明白要改变已成规矩的方圆只能是种妄念。我很难相信孔子真的认为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来,他所留下的形象也从来不是这样一个野心而自负的人。在他所留下的关于自己理想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和所谓“治国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喜欢音乐,向往沐风逐月的清逸闲悠,崇拜老子,直言见老子犹见真龙。但是最终他一天也没有真正去落实过他的憧憬,他舍弃了清高与优雅,以卑微的姿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试图用老迈的身躯挡住滔滔的江水。而这一切的理由,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悲悯与责任感。他背负了整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来只会是现实的不断重演,被遗忘的美德从不会被唤醒,就如它们从来不曾真的存在过。带着这样的矛盾与感伤,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的事。如同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说:巨大的悲悯,超越了善。他注定会失败。他成为了不可被战胜的人。

第2篇:《论语》读后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第3篇:《论语》读后感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

第4篇:《论语》读后感

读后感是对一本著作的一个总结及心得体会,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一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一览著作的好奇心,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悲伤和幸福的文字产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文学在对著作进行一个美好的文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人内心的呼吁。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用动机而不是用行为判断人,这是早已被唾弃的谬论,让人联想起卫道、道德杀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钟情的君子身上所为何来?历史上心怀悲悯手举利刃和流着眼泪杀人的人着实不少,莫非他们也是君子?不知该敬佩还是同情作者,一位《论语》的信徒,却无心快语道破了“君子”的伪善本质。

扪心自问,我没有达到君子的境界,漫漫人生途中,我会用生命去体会,用行动去感知,用至高无上却又简单至纯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贤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2....;《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第5篇:《论语》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陈家昌教授撰写的《论语》导读这本书,觉得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来的道理,在当今的社会里,又仍然那么实用,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一种纯粹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对当今社会的人,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那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读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在生活如何去寻找快乐。

苦中作乐

我以为古来善苦中作乐者莫过于孔子。试观孔子一生,虽心怀天下而不得用世,虽才华绝代而无人能识,先后畏于匡,困于蔡,厄于陈,在适楚途中始得一觉悟,乃自卫返鲁,删诗正乐作春秋以终世,其经历可以说是辛酸悲苦极了,然而孔子始终没有过怨言。他抱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的坚定信念;安于“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和弟子燕居闲谈悠然论道以为乐。这种“嶷巍荡荡,随之自然”的雍容气度,“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广阔胸襟,真足以为万世师表。

既然吃苦在所难免,我们就应该乐着吃,而不是苦中吃。换一种态度对待苦难,生活会少一分苦难,多一分容易;少一分忧愁,多一分快乐;少一分痛苦,多一分甜蜜。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数十年,若经常都是在愁苦中度日,多么不值得呀!即使再苦再累也应该学会苦中作乐。有的人感叹教师的工作又苦又累,钱又少,但是若能帮这项工作看成一种享受,学生的进步是自己努力的成果,那我想我们的工作会开展的更好。

苦中作乐,是做人的积极态度,是成功的奠基石,是快乐的姐妹。

助人为乐

儒家以“仁爱”为中心,助人为乐当然是儒家所奉行的。在《论语》中关于这些言论孔子多次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也记载了孔子的“行”。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老夫子提倡助人为乐,并称之为君子之行。孔子也说“大德必寿焉”,这是至理名言。一个人常年行善积德,身心就会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操,必然得到别人尊敬,由此产生心灵的慰藉,就会拥有知足长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的喜悦心情,免疫功能就会大大增强,就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孟子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也”,帮助别人,别人高兴,自己也快乐,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在每年的捐物中,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共同关心慈善事业。

手捧这本散发油墨清香的《论语》导读,在一行行一段段隽永朴实的方块字中神游,心里前所未有的充实,觉得自己的内心是如此的平和、快乐。人生短暂,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让生命充实变得有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不断地探索。

第6篇:《论语》读后感

好读书,是一种享受,《论语心得》读后感。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大抵来说也需要缘分。缘深,似乎是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我们时代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越来越丰富了,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在此背景下与书结缘真是前世修来的福份,让人格外珍惜。

认识于丹其人大约始于央视一娱乐节目,她做评点,其貌不扬却精神飒爽,引经据典机警敏锐,年纪轻轻的陌生面孔却成了众人纳罕的对象——亮,亦有点酷。那个时候有种欲望:做女人做到这份上,也应算得尽情尽兴了!此为何人?竟然如许渊博而语惊满场?——其实不知,那时她已在《百家讲坛》里火了半边天……

然后去书店,抱回一摞书来,就有她在其间。因为生活的琐屑只是大致翻翻,一直没有时间去认真品读,如同那些诸子百家的大部头书,晾在书架上搁浅,只是想:等到来日空闲细看吧……

后来终于忍耐不住,因为网络媒体及报纸杂志又蹦出些许博士,把个火了一时的于丹“论语心得”蔑称为“厕所”。一个天堂、一个地狱的悬殊评价实在诱惑我,重新从书架中抽出于丹的作品集,拂去尘埃,捧读一夜,再一夜……

虽然只是看了她的部分心得,虽然只是“论语与孔子”的一点略影,然而足够。一来我不想斟酌古人学问,二来我不想咀嚼其文其人,只是随心翻看她的作品,只一眼就被吸引,就迫不及待地提笔,不完全是因为孔圣人的原因……读书是为了安身立命,是为了不断的精神追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读后感《《论语心得》读后感》。现代社会人类越来越失去自己而成为空心人,我曾经体验到冰凉彻骨的虚无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带着这种强烈的困惑,我开始读圣贤书,从他们那儿我体会到了人生的智慧。我努力修建自己的精神后花园,这个花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在于做一个人。

提及《论语》,提及孔子,这大约是令布衣百姓头痛之事,虽然也知道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虽然也晓得它千百年来的影响,虽然也记得其中的片言只语,然而于此之前都是师道解说硬生生得塞进脑袋里的,知之不用或用之生硬——读于丹的心得则不,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把一个老朽千古的名人活生生地话活,把世代景仰却懵懂的枯燥言论激情地演绎在我们的生活里,工作、学习甚或情感里,读之思之,频频点头以示赞许、敬意,因从中深受启迪……用易中天教授的话来说,于丹眼中的孔子与论语是最具“普适性”的,而正是这种朴实(普适)性,让敬畏孔子的进一步亲近了孔子,让远离“论语”的进一步了解了“论语”,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不仅仅是“孔论”的魅力。

第7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谣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为人所想,去帮助别人“礼”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大家要是都谦让一点,不就好了吗?“智”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当然对身边人的意见应该是选择好的,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接受!“信”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诚信。

从我们的先祖开始就提倡“信”,而当今社会有时却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美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发扬《论语》中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少年君子”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论语乃修身阳性,人生之道,必读之本。学,是孔子教书的首要。每一个人不论他是职位高低贵贱,只要他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如今成为一种摆设。不懂得你问了吗?如果你觉得像别人请教问题就低人一等,那你这样的学习态度永远也学不好。真正的学习是用自己的主动,不卑不亢的态度去请教,达到学习的态目的。学会了学习,学到了知识,接下来就是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正处。不要让知识去支配你!不要做一个被动者,同时也要学会权变,让学习的知识,智慧,品德融为一体!

还要善于反省自己,该说的话该做的事,说了没有做了没有;不该说的,不该做的是不是也去说了也去做了!要以一个正确的态度衡量自己,看清自己。我觉得这点对我影响很大!

孔子还有最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分享。雨果也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种思想。新东方总裁于洪敏的成就得益于他的众多朋友的支持,而知些朋友的支持就来自于洪敏在大学时期的乐于分享,所以他需要的时候他的朋友就从世界各处纷至沓来,成就了新东方,成就了俞洪敏。

第8篇:《论语》读后感

国人都在学习《论语》,今年年未过完月未尽,医院就组织全院职工,从正月初八开始,集体学习于丹教授的《论语》电视录像,长达一周之久。说实话,沉醉在春节乐乎气氛中尚未全醒的人,心里还是有些怨言,医院为了收心,为了赶时髦,把我们从酣假中拖到医院。中学时候学习《论语》八句,什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对这些谈话也没有什么特别感触,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不经意的。

于丹在《论语心得》讲座中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论语》讲座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看了于丹教授的讲座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伟大,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也不是孔子和学生那么不经意的谈话记录,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于丹教授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中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真的能给人以心灵净化,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给人以启迪。与友宽容,与同事宽容,与亲人宽容,于患者宽容,与生活中一切给予宽容,在宽容中获取喜悦和快乐,播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我想收获的就是一种熠熠生辉、一种和谐的美。宽容是人生的哲学,但更是一种境界吧。所以,当我认认真真地听完这次讲座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论语》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我们从事的是医疗行业,面对的是社会特别需要人性关怀,人性温暖的人群,更需要自己有一个宽容乐观阳光的心态,才能够把,爱和温暖传递给病人,所有对于今天的《论语》学习对于我来说,正是当其时当其人当其事。对国学大师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讲义,我不敢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读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许,迷茫中的你我,会不经意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吧!

第9篇:《论语》读后感

有一段时间于丹《论语》心得特别火,但通常,我对比较火癿事物都丌太留心,虽然下载在手机里,但是一直没看。至到最近,工作很是繁忙,人也比较烦燥,晚上在睡前看看此书,确实丌错,甚至感觉到了古圣先贤智慧癿光芒,可以让人很平静。下面就简单说说这本书给我癿感受。

万物之理相通。时事因时因事而变,有时重教化,有时重律法,有时重军事,有时重民政,有时重内政,有时重外情,任何一种理论既非放之四海而皀准,更非一劳永逸之良药。知而行则善,知而丌行则耻;丌知而丌行则庸;丌知而行则可怕了。于丹讲授癿《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原来癿认知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癿古代圣贤,《论语》是给研究古诗词癿人去熟读癿,而像我这样癿老百姓是仰望而丌可触及,甚至丌知自己是否能耐心把这本书看下去,能丌能理解几千年前人类留下癿精神财富。但是当我翻开这本《论语》心得,疑虑便烟消云散了,正如于丹所说癿,《论语》癿道理是朴素癿,温暖癿,她癿解说没有我中癿高谈阔论,而是带给我一种简单而贴近心扉癿感受。看《论语》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癿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来,那样一种从容谦仰癿态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癿,所追求癿。

这本书中穿插了很多简短但耐人回味癿小敀事,令我感触颇深。老和尚背姑娘过河癿敀事让我理解了“仁者丌忧”癿境界;国王寻找哲学问题答案癿敀事让我明白如何做一个仁爱之人;网球明星和女孩买头花癿敀事告诉我应该以开阔癿心胸去面对生命中癿缺憾;茶师为了最有尊严癿死法求教癿敀事更让我看到了心灵勇敢癿力量……这样癿小敀事于丹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些也许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以前我在自己受到伤害癿时候总是放丌下,怨恨一时难以消除。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癿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丌断癿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看了这段话,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因为一件很久以前癿事情而那么久都丌开心,原来是自己放大了伤痛而已。一个“恕”字可以使自己拥有海阔天空,何乐而丌为呢?读完这本《论语》心得后,我觉得贯穿全书癿思想就是注重自我癿心理建设。那个有抑郁症癿喜剧演员癿敀事可能会给我们现代人很大癿启示。在纷繁癿社会里,在忙碌癿生

活中穿梭癿人们,在职业角色癿外衣下,我们还有多少空间留给心灵呢?为什么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癿今天,我们生活得丌够欢欣,丌够幸福?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同贫富无关,不内心相连。

《论语》,2500多年前癿经典语录,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癿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癿心灵产生触动吗?答案是肯定癿。于丹游刃有余地将这部《论语》不现实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发现这本语录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癿任何时刻都能引导帮助我们。只要以丌同癿角度来看,它就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癿每一件事。

第10篇:《论语》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这是儒家的思想观点,那么儒家为何要把“孝”字捧到这么高的位置,人又如何尽孝道呢?翻看儒家最经典的典籍《论语》,我们便能从中找到答案。

先看看《论语》里是怎样对孝定义的。

鲁国的孟武伯向孔子怎样尽孝道。孔子答了一句:“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说要象父母担心孩子的病一样。为人父母的都应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有了病或者多少拉了点肚子、受了点伤、着了点凉,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是不是担心、掂念、疼惜,恨不得这病疾转到自己的身上,让孩子免受其苦,快快乐乐?

孔子这个回答是十分智慧的,他不去做一大通应该如何如何的说教,只抛下这句半拉子话让孟武伯自己去理解、体会。父母在你小时是怎样疼惜你的,你现在也去怎样疼惜父母,这就是孝。孝顺父母的心情,也要象“父母唯其疾之忧一样”,是从内心到行动,都切切实实的展现出来。做父母的,又有哪个对孩子病疾的疼爱、惦念不是发自于心、油然而生,而需要别人来规定如何做才算尽礼呢?

孔子认为孝要发自内心,不能走形式。在子游向孔子问孝时,他就回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这里严厉地说,不要以为给父母供吃供喝,养着父母这就叫孝了。养狗、养马,也是这样养。不从心底里敬爱父母,养父母和养犬马有什么区别!

孔子还认为尽孝要始终如一,他提出了一个词“色难”。“色”就是脸色、神色。一个人尽一次孝并不难,难得是始终孝字当先、不厌其烦。朱熹对“色难”一词有精辟的见解:“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尔,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无论伺奉父母的活多脏、多累,无论父母有多唠叨,在父母面前,始终不改色,和悦如一,这才是真正的孝。正如孔子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又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后一句是说,父母的年龄生日不可不记得,父母每过生日,既为生辰而喜,又为增岁而惧。

孝还表现在自个好好做人,不辱没先人。这是孔子对尽孝的另一个要求。他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那么孔子为何要彰扬孝道呢?

《论语》里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了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孝是人性之根本,人不孝敬父母,则与犬马无别。孝是人性善与恶之间的一道堤坝,彰扬孝道,就是彰扬人性,彰扬社会道德。孝顺父母的人,充满人性,心中有德,很少会干出犯上作乱、作奸犯科的事。相反,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能孝顺的人,已无人性和廉耻之心,什么样的坏事干不出来呢?

第11篇:《论语》读后感

古人云:“人非贤圣,孰能无过?”父母犯错是很平常的事,子女如何对待犯错的父母是一门不平常的学问,从小处说,它是家庭的教育问题,从大处看,它直接影响到了一个民族的存亡问题,孔子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出正确的方向,子曰:“事父母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它的意思是父母有错,要好言相劝,听不进时,要尊重他们,要任劳任怨。”看到了这句话,我思续万千,于是暑假里的那一幕霎时间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那是一个炎热的早上,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去,由于眼睛被蚊子叮了一个大包,奇痒无比,一路上不断地揉着眼睛,眼睛又红又肿,可恶的眼睛过敏疹又发作了,一进家门,外公见到我着副尊容大发雷霆,二话不说就朝妈妈嚷嚷:“你怎么把他的眼睛打成这样,你还配做母亲吗?”妈妈见了外公那怒气冲冲欲言又止,她轻轻地把我拉到卫生间给我冲洗眼睛并上了药,这时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平常您批评我时,总是那么严厉,可这次外公错怪了你,你都那么地温顺,这是为什么呢?”妈妈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她指了指窗外,我乍一看,只见有一些工人在为小树在修剪枝丫,还又一些工人在为一棵为我们这风挡雨的,倾斜的大树支撑并加固,这时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就是那棵小树,我就是那些工人,你外公就是那棵老树。”“我懂了,我懂了,你对我严厉是想要我成才,而你对外公温顺是报答他对你的养育之恩,尽到孝的责任!”我抢过妈妈的话茬说道,“对,对你说得很对,”妈妈点了点头,“你一定要好好记住这句话

‘百事孝为先’”这时,我恍然大悟,于是飞奔回大厅对正在生气的外公说:“外公啊外公,你错怪了妈妈,我眼睛肿不是妈妈打的,是蚊子咬的!”外公不好意思地对妈妈说:“你怎么不早说,你看现在多不好意思啊!”“没关系,没关系,”

妈妈淡淡一笑地说,“给你骂几句有算得了什么?”家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想到这里我终于悟到了孔子这段话的真正含意,妈妈的言行是劳无怨的写照。

孔学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瑰宝,是民族思想的精华,几千年来,它教育大家,要尊循“忠。孝。仁。义”,准则行事。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子女,一定要报答上一辈的养育之恩,对父母要奉行孝道,在父母犯错的时侯,子女受到委屈,在怨和累情绪的干扰下,容易失去孝心,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忍辱负重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存有孝心,才能做到子曰:“事父母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还悟到了其实孔子的这段话还有另一层的教育意义。首先要培养自己对父母有孝心——报恩之心,拓展自己的心胸,日后才有能力以博大胸怀,用报恩之心对待社会,对待大自然,对待祖国,用坦荡,乐观的精神,接受撮折接受挑战,无怨无悔为社会为人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一个和谐安定的中,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第12篇:《论语》读后感

几天前在一个同事那里看到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顿时起了兴趣便借来看看。《论语》记录了孔子一生的言行,虽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他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很先进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而儒学的经典旨在突出“仁”,所谓“仁”就是胸怀仁义、宽容大度、从容不迫。因此《论语》的主要思想也是提倡“仁义”,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种品质他就可以叫做君子。“君子”在《论语》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那么什么叫“君子”呢?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呢?

孔子答道:“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孔子又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优可惧的。”

其实孔子的标准看起来很容易,但是要切实做到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但在如今这个繁杂的世界里名利的牵绊已让我们失却了面对内心的勇气。

虽然我们不能都成为君子,但是我们可以避免成为小人。君子和小人是两种不同的修养和层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尊重道德法制的,犹如我们生活中排队购物,虽然排队会耽误我们一点点时间,却维护了公共道德和秩序。而小人则贪图眼前的利益,钻小空子,贪小便宜。所以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关于君子和小人,孔子还有一个论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能够团结周围的人,却并不会结党营私,而小人正好相反。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有一句成语,我想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是君子的信用。“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崇尚实干的,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君子的诺言也是行动的诺言,做得到才说得出,说得出就一定要做到。

《论语》的内容当然不止这么一点点,于丹教授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的思想起到了很好了推进作用。“道不远人”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永远在我们内心深处,但是绝大数时间我们却向外求索。君子在我们心中,小人也在我们心中,我们努力的在外界寻求君子的时候却忘了自己内心世界也藏着一个君子。

而我们刚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对于君子的探求应该是什么样呢?古人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也是君子的人生理想,所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惦记的是法度,是自己的自身修为,是天下的仁义。

因此首先我们要树立一个实现自我的理想。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理想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向。树立好理想之后,接下来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做起——修身。通常来讲就是要快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经验积累,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在这传统的理想当中“修身”是最为基础的却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对我们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讲,怀揣理想,挥洒青春和激情是我们修身的开始。

第13篇:《论语》读后感

在历史的长河,有一部著作熠熠生辉,它如一盏明灯,指引人们走向知识的海洋;如一颗料宝石,诱导人们获取知识的宝库;如一把钥匙,引领人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正如学者朱光潜先生说:“《论语》是一部绝妙的书,可以终身咀嚼,学用不尽的。”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全书共20篇92章。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论语》。我共读了两个章节,其中第一篇让我感触颇深。

原文是第四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阴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非常地认同孔老先生说得这句话。它的解释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不尽心竭力的吗,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我一开始读解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原文明明是:“三省”,解释却变成了“多次”呢?后来才了解到,古文中“三省”中的“三”表多次。不仅古文有趣,字也非常有意思。

这句话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目前我还很少能接触到,我的重点在第三段。这句话概括起来就四个字:温故知新,大诗人朱嘉说过:“间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是有了,但如果看一下就过了,那不等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吗?一点效果也没有,好的知识不能一笑而过,要反复地,不断地咀嚼,才能悟出其中的深奥之处。

这句话非常重要,是学习的一把重要的钥匙。没有了这把钥匙,学习就没有了深度,只有片面的一层,我以前没有这么个习惯,认为一遍记熟了就过了,结果过两天考试明明背过的,就是记不起来了,丢了分。从此以后,每天学过的东西我都会复习一到二遍,将它们印在我的脑中。

你一定听过孔老先生说的这句话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到了就一定能想到,因为这是千古名句,字面意思是:三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可以当我的老师。我自己理解为:世界万物,无论人还是物都有可以借鉴之处。前些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古鲁的三位老师啊》大学者古鲁临终前感慨到使他受益最深的三位老师——气丐,狗,小孩。意想不到吧,这不正好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印证吗?这世界上供我们学习的东西多着呢,能教你知识当你的老师的人并不一定是学富五车的学者,乞丐,兄弟,父母,基至小孩,狗都能传授给你你不知道的事。

知识是一个有颜色的,多彩的球体,里头并不只有黑与白,计算和阅读。还是的了还有譬如红色的做人道理呀,橙色的饮食健康啊,蓝色的世界历史,甚至金色的玩也是一种知识,所以“会玩的人才会学”吗。这些五彩缤纷的知识可不一定全是学校老师教的吧,但都可以收入知识球里啊,你说呢?

就连商业大亨马云都说:“《论语》是人类真正的智慧,是我重复看,不断看,受益最深的书。

第14篇:《论语》读后感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玩”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在“志于道、依于仁”的同时,他也不忘“游于艺”,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松自然。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便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