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3-04 09:44:12

第1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引导他们树立不畏艰险、百折不回、奋勇登攀的凌云壮志。

二、学习本文描绘景物抓住特征,剪裁疏密有致,叙述旁征博引的写作方法。

三、进行口头训练,发展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

一、“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二、课文写雨的方法与作用。

三、登攀“十八盘”的精神。

难点:

文章中的引文、典故。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

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请说说看,谁游览过名山?游览过哪些山?(学生答)在所有的名山中,五岳为最。哪五岳呢?(学生试答: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长呢?也在泰山。泰山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举,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言古诗《望岳》就是其中之一。(学生背诵《望岳》)

古往今来,记述登临泰山的文字不少,但“雨中登泰山”的倒不多。物以稀为贵,文以奇取胜。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不仅描述了雨中泰山的独特风姿,更记录了雨中登山的独特情趣。让我们追寻作者的足迹,沿着他的游踪,领略雨中泰山的神韵,与作者分享雨中登山的收获。

李健吾,山西省运城县人,现代戏剧家、翻译家。解放以后,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编译工作,1982年逝世。

1961年,正当我们国家面对空前的困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遇严重挫折的时刻,作者写出这样的文章,抒发战胜艰难险阻的豪情,鼓吹“登泰山而小天

下”,曾经给读者以强烈的“鞭策”与“鼓励”。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

二、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弄清课文结构。

1.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通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2.讨论课文的结构:课文由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各写了些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课文由三部分构成。l、2两段为第一部分,写冒雨登泰山的缘由;第3—9段为第二部分,写雨中登泰山的情景;第10、11两段为第三部分,写“雨中登泰山”的感受。文章从“几十年来”“好些次”“都当面错过了”登泰山的机会起笔,粗看似乎离题远了点,仔细一想,错过机会的次数越多,希

望弥补的'欲望就越强烈。作家正是用了一个极为贴切的比喻来形容这一心情;“像是欠了悠久的文化传统—笔债似的、”欠债哪有不偿还的道理?第2段,机会终于来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一个“偏偏”,急切之情跃然纸上。那雨点“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等”又“渺茫”。“盼到十一点半钟”终于迫不及待“喊了一句:‘走吧!’”这些文字更是极细腻地描述了作者焦虑、渴望以至按捺不住的心情。冒雨在泰山既是理智的选择,也是感情的驱使。两段文字即交待了“冒雨出发”的缘由,也巧妙地为雨中奋力攀登作了铺垫。第三部分以雨天后下山所见之“平

淡”(相对而言)反衬山中雨景之“壮丽”,点明“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确有“独得之乐”。这一切又归结于一个“敢”字。“敢于在雨中登泰山”,才能“独得其乐”,否则,机会又将错过,“债”仍然不能偿还。这样安排,一切顺乎自然,首尾呼应,文气贯通。游记文章大多这样结

构,值得我们仿效。

三、讨论、讲析“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讨论“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答案是《教参》第18页)

2.联系课文第二部分,讲析“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本文写景以“移步换景”之法为主.所谓“移步”是指观察者立足点的变化;所谓“换景”则指景

观不同,或观察对象的变换,或是由于距离、角度的变化,同一观察对象,面目姿态也会大不相同。这种以观察者立足点的变化为线索,描述所见景物的方法,通称“移步换景”。例如,课文中对“岱

宗坊”至“南天门”诸多景点的描述,就是以作者的游踪的线索串联起来的.作者走一路,看一路,依次记述了沿途种种景观.正是运用了“移步换景”之法。又如对“紧十八盘”,既有远处眺望(“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匍在山峡当中”),也有下边仰视(“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更有紧贴其前立于其上的精确描述(石级窄窄的,搁不下半只脚)。多角度的描述,给读者留下了立体的印象,给人以亲目所睹如历其境的感觉。

3.学生阅读课文,划出运用“移步换景”之法的地方并用简洁文字标注出来。

四、布置作业:阅读课文,解答“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第3、5、8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二、讨论课文怎样写“雨”,弄清课文写“雨”的作用。

1。课文是怎样写“雨”的?

课文紧扣一个”雨”字,既有正面明写,又有侧面暗写。“淅淅沥沥”、“越下越大”、“斜风细雨”等等是正面明写。但正面直接写“雨”,难度极大,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作者十分精明,集中笔墨致力于侧面暗写。那“灰蒙蒙”的雨烟雾气,“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那虎山水库七股大水的声威,山上山下大大小小的瀑布,“飘来飘去”的云雾,都是侧面写“雨”。(《教参》认为这些都是正面明写,似可商榷。)那道旁的野花野草,“挨挨挤挤,芋芋莽莽”,岩上古松怪柏,潇洒多姿,奇形怪状的山石也都神态毕现,无不暗扣一个”雨”宇,虽不着痕迹,却明明白白。

2.指名口述山中雨景,顺序可作适当调整甚至重新组合,精采词语要充分运用。

3.课文写“雨”,有什么作用?

①创设特定的意境,借“雨”抒情。

莽莽苍苍的大山。朦朦胧胧的烟雨,创设了一种诗的意境。作者好不容易抓到一个机会,可以一偿宿愿了,“偏偏”遇上这无情的“雨”,一下就是几个小时,“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人的心里”,怎不叫人心焦意躁?但是,这淅淅沥沥的雨”,道是无情却又有情。不是这“雨”,那流泉飞瀑、奇树怪石又怎能分外壮丽妖烧?虽然增加了几多艰难,却让你享受到战而胜之的喜悦,为你提供了仔细观赏七真祠中那些塑像的机会,没有让你受到“淋漓之苦”。至于文中的“水”(其实是“雨”),更是情切切、意绵绵。先是“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后是“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而后又“跟我们跟到南天门”。可以说,课文中无一景不写“雨“,无一景不合情,情景交融,尽在“雨”中。

②设悬念,生波澜,引人人胜。

文章开头借“雨”设置悬念,中间借“雨”生出波澜,结尾借“雨”抒发感慨。文章的一步步推进,起起伏伏都与“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详见《教参》第15页)

三、讨论课文的深层内涵;课文开头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又引杜甫诗句“一览众山小”,用意何在?中间写攀登艰难有无必要?结尾部分“敢于”一词能否删去?

课文开头引用古诗文,实际上是定下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冒雨登山.既不是寻常的游山玩水,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作者追求的是向艰难险阻挑战。登上泰山极顶“而小天下”!正因为如此,文中写登山之险,“雨”中之难就不是闲笔了。结尾“敢于”一词正是“点睛”之笔。这个“敢于”呼应全篇,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敢于”冒雨攀登,战胜艰难险阻,才能领略无限风光,才能“感到意兴盎然.”

课文中写两位老人雨中登山,一位“穿花一般”,一位虽是小脚.却也”稳稳当当”,既交待作者是在他们的“鞭策”与“鼓励“之下,奋力向上的,也是为了以此“鞭策”、“鼓励”读者.

对课文的深层内涵要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仔细品味,深入领悟。

四、讨论“思考和练习”第四、五两题。(答案见《教参》第19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2。作者把人生比作登山,试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写一则读书笔记.

第2篇: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准确概括出作者的观点,谨记前辈的谆谆教诲。

2.品味作品中经典治学言论和作者诚恳平实的语言。

3.能运用反刍式学习法品味作者有关言论。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生一起从记忆中搜索成功事例、名言,共同归纳成功的主要原因,然后对比北大教授季老先生对成功的.体会、看法,导入新课。

2、简介作者。

二、感知课文:

1、课文里引用了一些文言,还有其它一些可能难懂的词句,同学先参照页下注读通,如若还有费解之处可提出全班交流。

2、学生或教师补充文中所提到的典故,如囊莹、映雪等;教师引入王国维所提到的“三种境界”原词。

3、思考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观点,用了哪些事实和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4、思考作者重点谈了成功公式的哪一点,用原文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三、课文赏析:

1、品味文章谈话式语言亲切却不随便的特点。

2、品味文中思想精髓,补充讲述有关成功与天资、勤奋、及机遇相关的事例或道理。

四、文本反刍:

1、你认同课文中哪些观点,为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2、你对文中哪些观点持保留意见,也同样给出理由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五、深读课文,细谈体会:

小组探究交流在学习方面应如何取得成功,为自己进一步升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3篇:语文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通过反复阅读,知道徐霞客“奇”在哪里,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3.品词析句,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发展性目标:

1.品词析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质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学习生字。

3.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徐霞客“奇”在哪里?边读边做批注。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你对阅读大地是怎样理解的?

此时你对徐霞客这位奇人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五、作业超市。 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要点:

听写生字,学会感情朗读课文,总结课文,对学生进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行为教育。

教学过程:

一、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采用听课文录音、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学习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指导重点:课文的前面部分重点指导读好对话。奶奶的话要用爱护小林的语气读。小林的话用带有点神秘的口气读,同时要体现出对长辈的尊敬。“咦”?用一种奇怪的语气读。“啊”,用高兴、惊喜的语气读,表示奶奶一切都明白了。

二、总结全文,行为指导。

1、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课文主要写午饭后,小林要去洗手帕和袜子,奶奶不让他洗。后来小林叫奶奶去午睡,自己洗好的`手帕和袜子。)

2、小林为什么不让奶奶洗手帕和袜子,而要自己洗?(小林热爱劳动,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小林尊敬老人,觉得奶奶年纪大了,应当让她多休息,所以不让奶奶洗手帕和袜子。)

3、你们的手帕和袜子是自己洗的吗?

4、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三、复习生字,听写生字。

四、课堂练习。

指导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第4题,并口头练习用“连忙”说一句话。

第5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在读的过程中,学会11个生字,认读3个字。认识“角字旁”。并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学习生字的音、行、义、用。利用熟字记生字。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有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了解生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利用电教媒体巧出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熟练掌握熟字记新字的方法。并通过字、词、句及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任务

1、知识: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情感:初步理解词语意思,能感受到课文描绘的春景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力:培养观察美、评价美、表述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春天来了,你看到了那些春天的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唱歌、展示图画或图片、展示实物、背诗、读儿歌等方式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1、老师也把春天请进了教室,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美景吧!

2、看了录像,你能用“我最喜欢春天的-------------,因为-----------”的句子说一段话吗?

三、自主协作学习,游戏熟识字词

1、识字

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3课也是和春天有关,认识了本课11个生字朋友,他们会为我们描述出更美的.春景呢!

(1)(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小朋友自由练读本课生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请教。

(2)哪个同学来为我们提示容易读错的字呢?

(3)这些生字可想和同学一起玩了,我们来玩字卡游戏吧!(摆长龙,叫字排队,送字回家)

(4)相信同学都和生字交到了朋友,就让我们来开开生字快车吧!(游戏字卡快车)

2、读词语

(1)游戏:生字我们都读熟了,大家一定能读懂智慧博士送的信了吧!(送信读词卡)

(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3)这些词还能联成四字词语呢,同学们能找出来吗?

(4)重新排列四字词语,齐读。

四、读文悟情,排疑解难。

今天,我们学的这课就是由这些四字词语组成的。

1、同学们打开书,做好正确的读书姿势。

2、读书:齐读、范读、个别读、比赛读。

3、谁有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我们讨论。

4、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八个词语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感情朗读,读出春的美。

五、词语扩展

1、除了这些四字词语,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呢?

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3、齐读、领读、个别读。

六、总结课文内容,布置作业

这课为我们描述了冰雪融化,树木吐绿的春天的景象,课后请小朋友走进大自然再仔细的观察观察,把你看到的画一画、写一写。

教学反思:由于正直春季来临,学生的实际经验非常丰富,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

板书设计:

3、春回大地

河水解冻

我们爱春天小鸭戏水

杨柳吐绿

百花争艳

第二课时(3月15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利用熟字记新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识字、了解生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回忆学生字的方法。

二、运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部件的方法独立学习生字,由字连词再连成句。

三、汇报。(学困)

东()牙()鸟()

冻()芽()鸭()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田格:找到关键笔画

(2)描写一个

(3)比较、练写

五、自己练习:

练习写两个

六、作业:

扩词练习。

教学反思:在指导书写中,我改变了以前的教学方法,注意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字在田格中所占的位置、字的结构和运笔的变化。利用投影和板书,通过全班评、同桌互评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对自己和对他人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评价能力,让写字的学生有了成就感。也让学生主动反思自己写的字,发现自己字的个性,对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在,班内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漂亮、工整的字来。

板书设计:

3、春回大地

解苏醒蜂蜜

第6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农谚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有文化现象的魅力,吸取民族文化智慧。

2、掌握随图、随文识字的方法。掌握引读、接读、拍手读、看插图背等多种朗读和背诵的策略。在查资料、问父母的过程中增强语文实践能力。

3、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学会一个新笔画“竖弯”。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

寒冷的冬天就快到了,你知道什么时候最冷吗?河水什么时候结冰。什么时候开化吗?你知道大雁什么时候从南方飞回来吗?

我可都知道,因为我会《九九歌》。和老师一起书空,你注意到老师写“九”的.笔顺了吗?再次共同书空。

你们也想知道这么多的秘密吗?那就跟我来吧!

二、以图引文,顺势学字。

1、先来看几幅画,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吗?

2、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当学生说到哪幅图的内容时,把哪幅图画面内容简要的概括出来。板书:不出手、冰上走、河边看柳、河开、雁来、耕牛遍地走。

3、这里面有几个字我们没有学过,大家多读几遍,说说你是如何记住的。小组内交流一下。

4、同桌互相考一考这些需要认识的字,然后老师出示卡片考大家,看谁认的快、记得牢。

三、多种形式,背诵谚语。

1、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可是更聪明的,他们把这段寒冷时期从冬至那天起,第九天为一个“九”,数到“九九”共八十一天,编成了小诗歌,即形成了《九九歌》。

2、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农业谚语,有了它人们就可以尽早地知道天气的变化,不会耽误农时了。

(1)自己来读一读吧。

(2)齐读后同桌练读。可以看着图练习记一记。

(3)师引读后男女同学接读。

(4)拍手读,看谁记得快。

(5)比赛读。

四、范写生字,指导书写。

1、在老师刚才板书的时候,谁还记得“四”的笔顺?教“四”的笔顺,并教授笔画“竖弯”。

2、学写“四、九”。

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后仿写,注意“九”的笔顺。

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搜集更多的农业谚语。

2、翻看日历,查查“一九”“二九”……都是哪一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九九歌》

(1)齐背。

(2)指名背。

(3)小组比赛背。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组词读。

二、说说你查到的日历。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

要指导学生把六个词语读正确,并说说“牛耕地”“雁回来”“河开化”“看柳树”是从文中什么地主变化来的。

2、加一加

这是组合体字练习。第一行是“样子”,以后就逐渐开放,答案不求统一。

师补充介绍:华北黄河流域一带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农谚:“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等。

四、说说你还了解到了哪些农谚?

五、指导书写剩下的几个生字“六、手、力、加”。强调“手”的第四笔是“弯钩”,力的笔顺是先写横折钩后写撇。“加”是先写“力”再写“口”。

第7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课题设疑和对比的写法。

2、通过对文章的探究分析,体验作者的情感。

3、学会情感交流,对“家”的更深层次体验。

教学重点:

通过对“家”的探讨,体验作者的情感并加深自己对“爱”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家”的深刻内涵的认识和对作者对精神家园的追求的理解。

教学节数:

一节课

教学课型:

讲读课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讲解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我想有个家》。出示歌词: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谁不会想要家 可是就有人没有它

脸上流著眼泪 只能自己轻轻擦

我好羡慕他 受伤后可以回家

而我只能孤单的孤单的寻找我的家

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 但是我一样渐渐的长大

只要心中充满爱 就会被关怀

无法理怨谁 一切只能靠自己

虽然你有家 什么也不缺 为何看不见你露出笑脸

永远都说没有爱 整天不回家

相同的年纪 不同的心灵 让我拥有一个家

2、思考(小组讨论):歌曲中的家是怎样的.情形?

提问。

师:大家所说的家包含于物质的港湾、避风港等和情感的归宿、思念等两个层面。冰心老人心中的家又是什么?

二:朗诵并思考:

师:结合朗读情况正音。

1、题目为“我的家在哪里?”题目为什么加问号?

提问。

师:文章标题一般不加标点,此题加问号,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家” 的深刻内涵的思考。

2、冰心老人为什么发出“我的家在哪里?”的疑问?她的家究竟在哪呢?

投影显示:“冰心在中剪子巷的家”的图片(略)及冰心《我的大学生涯》的一段话 :

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冰心住了10年,直到赴美国留学。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我的大学生涯》) 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

小组讨论,学生发表见解。

师:现实中的家不是冰心所追求的家园,中剪子巷才是冰心老人梦寐以求的家。

3、为什么说“中剪子巷”才是作者心中的家?

学生发言后教师明确如下:

车夫:胖大腰圆,把我举上车,拉起我走,慢腾腾地走,让汗水湿透了。

行人:作揖、请安、一站就老半天。

(1)那是一个没有争斗的美好的世界。

(2)那是年少生活的一段日子。代表着一种真、善、美。

三、精华鉴赏: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后教师明确如下:

1、“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这是为什么呢?你从中读出冰心老人怎样的感情?

师:年少时的岁月永远也回不去了。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向往与眷念、失落与无奈。

2、冰心老人为什么认定“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为什么说她所住过的其他地方都不是她的“家”?

师:(1)作为一个迟暮的老人,作者会对早年,尤其是童年的生活产生无尽的眷念。回首之际,才会发觉这一切都会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

(2)说明了作者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作者对童年的眷念,实际上是对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念与坚持。成人世界太多争斗、太多丑恶,不是她向往的理想家园。

3、结尾处说“我这人真是 ‘一无所有’” 你认为她真的“一无所有”吗?

为什么?

因为作者无权、无官、无级、无款、无旧,物质上不丰富。作者虽清贫,但拥

有一个富足的精神家园。表达了她坦荡从容、堂堂正正做人的情怀。

四、小结与升华: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后教师明确如下:

1 、一个人对一段日子的眷念,意味着眷恋什么?

眷念人生的真善美,对纯净的外界的渴望。对那段追求知识和真情的激情岁月的向往,是对那段流溢着爱与温馨的生命灵泉的眷恋。

2 、作者心中的“家”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追求呢?(提示:冰心《我的大学生涯》的那段话)

作者心中的“家”不是一般意义的家,而是指精神家园,是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渴望一个清淡、素雅、充满亲情、友善与温馨的平和而又不受外界干扰真、善、美的世界。

附板书设计:

我的家在哪里?

-- 冰心

梦境--中剪子巷

亲情、温馨

家 对比 :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权、官、款

梦醒--现实

丑恶 、肮脏

第8篇:语文教案

这篇课离孩子们生活很近,默读预习之后,我让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不做任何限制,让学生忠于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大多数学生能说出文中写了多种吆喝,如卖花的、卖馄饨的、买硬面饽饽的、卖烤白薯的等。我就顺势追问:这么多的吆喝,作者是怎样做到娓娓道来一点也不芜杂的呢?一些学生就明白了老师问题的意图,说是因为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故作惊讶:“是吗?请从文中找出一句依据来!”一部分学生先找到了找到第四自然段,我就让这些同学按顺序说出要喝的内容,学生就很快做到了整体把握了文章。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轻松上路应该是激活语文课堂的基础吧。

然后,我想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吆喝。我放手让学生品味那些吆喝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感情。学生也能结合相关语句说出广告语言简洁、音韵和谐、突出商品特点、抓住了顾客的心理等。但孩子们大都没有设身处地去感受作者回忆这些吆喝时满含的情感。我就延续了开始的问题:这么多的吆喝,作者娓娓道来一点也不芜杂,如果作者反感吆喝,还能这样如数家珍吗?孩子们好像明白了,但却没有同学主动来谈。我举出“喝了蜜的大柿子”这一句,问同学们:“吆喝的是什么商品?”——“柿子。”“柿子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喝了蜜!”这吆喝才七个字,语言相当的简洁,既道出了所卖的商品,又传神形象的道出商品的特质——甜的像喝了蜜,不经意间就勾起了人的购买欲望,这样的吆喝没有今天商家促销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在简约中显示的是悠远散淡的.意味。显示了作者对那种简单吆喝的留恋。我想这下大家该受到启发了吧?可我环顾四周,还是没有同学起来谈。我有些着急,看来我的启发有些“高处不胜寒”,那就让学生读一下?从最简单的入手吧,读!我要求学生读相关段落,从中标志作者感情的词语,很多同学比较被动地默读思考,过了一会儿才有学生举手表示找到了,诸如“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的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中的“讲究”“好嗓子”等词语看出作者对吆喝的欣赏;“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中的“精彩”也看出作者的喜爱情感……虽然最终也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我总觉得一点遗憾。课堂流程不能做到行云流水,牵一发而动全身,原因在哪儿?

下课后,我再读课文,看到了最简单的“葫芦儿——冰塔儿——”等吆喝的语句,发现其实可以用让孩子们模拟吆喝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认识拖腔带调为略带夸张的吆喝很有表现力,不仅有悠长的韵律,还能表现出吆喝着的心理。通过模拟等活动形式,既可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也应该能带动学生轻松深入文本理解作品的表达意图——既能体会浓郁北京地方特色,还可以认识破折号的表达作用,何乐而不为?为什么课堂上走了弯路?原因可能是出在教师身上,我们总想有精彩的课堂,却常常忽略对熟悉课文的仔细研读,就不易做到化复杂为简单;忽略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深入研究,忽略语言文字形象表达的特色,拥有精彩课堂永远只能是梦想

第9篇:语文教案

重点

1.体味理解“散”的材料通过“线”(散文的“神”,即散文的主题)有机组合的方法,语文教案-我儿子一家。

2.认真把握本文的线索。

3.学习本文生动、风趣、口语化的语言。

难点

本文“人称错位”的写法和作用。

教学过程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并概括回答:本文共写了几件事?(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概括)

2.讨论哪些是详写?为什么要详写?

提示:(1)妈妈坐月子;(2)熄灯前与熄灯后;(3)“学玩”;(4)爸爸的鼾声是详写。这些之所以详写,是因为最能突出表现主题。

3.速读课文(两分钟)回答:

(1)写的是哪一类的事?这些事有哪些共同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得起来?请学生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举例说明。

提示:本文写的都是家庭生活琐事。这些事的共同特点是:充满情趣。反映了“我”的

家庭生活和谐的情趣。(具体事例略。)

(2) 由(1)可以看出,这篇散文的“散”的材料,是通过一个什么线索贯患起来的.?(参见教材分析~文章思路)

(3) 想一想,除了“情趣”这条主线之外,还有没有另外一条线索,这篇文章记述的事件是谁观察到的?这是否有助于找到另外一条线索?

提示:这篇文章的所有事件都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是“我”的亲闻亲见。所以“所闻所见”应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正是由于我的亲闻亲见,才使事件那样生动,真实可信。

(4)“所闻所见”这条线索对于有机地组织材料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作者“剪辑”了十多个家庭生活“镜头”这些镜头都相对独立,作者在写作时有时,有时也没有着意安排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过渡。但我们读来并无割裂之感,而是很自然,很顺畅。这除了“情趣”主线的贯串作用外,“所闻所见”这条线索也起了重要作用。因为每件事都是通过“我”发生的,我是第一“证人”,所以真实可售,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我儿子一家》。无论讲哪一件事,都无需着意过渡。

4.这篇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请学生结合课文举例,并稍加分析说明。

提示:因为文章以一个五岁孩子的眼光和身份写的,所以口语化,天真、生动、活泼、新颖是其重要特点。这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当然这个世界就是清新的,美好的,纯真无邪的,而又天真有趣的。(具体事例略)

5.文章作者是舒婷,儿子却成了第一人称,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教学难点:人称错位) 如果把人称改一改,让作者(文中的妈妈)做第一人称,儿子做第二人称,效果会如何?试改文章第3段,把改前与改后的表达效果比较一下,看哪一个更好。(让学生改写第三段,然后进行比较)

提示:这样安排便于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因为孩子的眼光和笔法与成年人存在很大不同,孩子有孩子的特点和优势,作者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和优势,使得文章生动、活泼、天真、风趣。

6.归纳总结。

①文章线索 ②文章主题 ③文章语言特点 ④文章人称的妙换。

提示:让学生归纳,不再赘述。

手段

阅读方法的训练与朗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可将下列13件事情用糖葫芦形状的图标串起来,如图示意。

线索:情趣

1. 妈妈坐月子:①妈妈好胃口 ②“胎”教 ③爸爸“嫌”我是男孩儿 ④起名字。

2. 妈妈是灯泡厂的

3. 背作家姓名能得大奖

4. 爸爸的鼾声

5. 家中来客

6. 妈妈的“三怕”

7. 脑袋与板车把手

8. 熄灯前与熄灯后

9. 妈妈“怕”爸爸

10. 一个孩子和五个孩子

11. 唐阿姨的猫死了

12. “学玩”

长大不讨老婆了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