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3-14 11:18:13

第1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从理清作者参观顺序入手把握文章结构思路的方法。

2. 学习作者借助丰富的联想,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富于变化的视角,立体地再现我国古代文明的方法。

3. 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说明:

本文通过对被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俑的描述,展示了栩栩如生、蔚为壮观的秦兵马俑盛景,再现了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作者思路清晰严密,具体表现在文章结构的清晰严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自然、文章前后的连贯照应。要想更具体深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就要学会理清作者的思路。作者的观察角度既有全景式的俯视,又有特写式的近看。描写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着眼于装束,有点侧重于姿势,有点突出其精神。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兼以议论和抒情,语言生动、优美,字里行间饱含炽热的感情。所以,应着力于让学生品味语言,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把握文章以参观的先后顺序来构建散文布局,进行记叙、描写的特点,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2. 难点: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炽热感情——民族自豪感。

说明:

思路是抽象的,但它在文章中反映出来则是具体的,那就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本文记叙的是作者参观秦俑的所见所闻所感,全文是以作者参观顺序展开的。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从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入手去揣摩作者的思路。作者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化静为动,把兵马俑写得栩栩如生。所以,应着里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与感受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引发兴趣 准备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提问:你了解秦兵马俑吗? 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秦兵马俑资料。 让学生对兵马俑有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散读课文初步感受 提出要求:划出生字词;说说初读文章后你最大的感受。 检测和整理生字词;初步了解作者的见闻及感受。 文章篇幅不长,但涉及到的词语较多,有些词语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对这些词语的音、形、义做整理和检测。

研读课文提升感受 提问: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说说世界名人盛赞秦俑的原因。 自读文章,分析每一段的内容到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联系及至分析文章前后内容的呼应,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作者严密清晰的写作思路。

通过个人感受、小组讨论的形式明确:秦俑的所在地、始皇陵的规模、秦俑的价值和发掘的意义。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具体落实教学目标。只有把握作者写作的思路,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因此,此教学环节的流程是“结构—内容”。结尾写到世界名人盛赞秦俑,以此为理解内容、主旨的切入口,更能激发学生探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即民族的自豪感。

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作特色 提出要求:划出联想和想象、议论和抒情的句子;了解作者的观察角度、描写的侧重点。 学生交流,朗读优美语句,总结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化。

布置作业深化单元主题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文明灿烂辉煌,请你撷取其中一块艺术瑰宝,与人分享。要求: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上网查找;完成后交流。 教与学的反馈,也是深化单元主题。

思路点拨

也可采用以下过程:

1.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作者思路的清晰严密。

3. 从段与段之间的过度词句入手,具体体会文章在衔接上的紧密、自然。

4. 具体体会文章的前后连贯照应。

5. 讨论交流:清晰严密的行文思路主要体现在那些地方。

6.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民族自豪感。

7. 归纳总结。

练习举隅

1. 运用下列五个词语写一段有主题的话。

当之无愧 名闻遐迩 弥足珍贵 叹为观止 栩栩如生

2. 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可是此时扑入眼帘的,竟是巍然的现代化钢结构展厅和仿古的楼阁庭院。

(2)随着簇拥的'人流步出展馆,不禁频频回首。

3. 课文第1、2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4、文章结尾引用世界名人的赞语有何作用?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批读语,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框架,整体感知华山的险。

2.运用赏析词句的方法,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进一步感受华山的险。

3.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

4.从文中得到启发,感受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会有所超越,品味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1、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中感受到华山的险。

2、在关键词句旁试着批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课时划分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引入课题。

2.回顾批读文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批读,理清脉络

1.问:

齐读第一处作批,体会问的精妙。

2.第二到五处作批:

抽生读,谈这几处旁批的发现;教师点出这是概括式旁批,渗透作者的写法。

3.交代学习任务:

这节课将重点用赏析词句的方法去批读。

4、师范读全文,学生勾画好词好句。

三、赏析旁批,体会情感

第二段:

1.自读第二段,思考:哪些词句能体现华山的险?用相关符号做记号,在结合上下文写感受。

2.交流展示,重点理解:“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夹,龟缩”,体会山路的险,相机指导朗读。

3.教师小结。

第三段:

1.继续运用刚才的方法赏析描写华山险的词句。

2.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抓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第四段:

1.激情谈话创设情景:当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征服华山时,你想说什么?想喊什么?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

2.作者怎么写的?齐读最后一段。

3.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华山美景。

4.齐读课文已有的旁批。

5.写自己的感受、想法,交流。

四、总结升华

在生活中做强者,去品味更多挑战的快乐。

板书设计

7 华山的险

华山天下险 山崖险

山路险 赞叹 热爱

峰峦险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教学难点:

1、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录像短片《小明学语文》

导语:小明今年上四年级,他特别喜爱积累词语,可是由于方法不正确,积累起来十分费事,你们能帮帮他吗?

二、出示词语

瞧 看 瞅 扫 视 盯着

讲 说 商量 告诉 劝告

落落大方 窃窃私语 源源不断

1、寻找规律:

(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

(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

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

三、语文大观园

我们下面要去语文大观园玩一玩,可以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结成小组逛。大观园里有许多新奇有趣的活动,积极参加,还能得到积分呢!让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的积分最高!

1、(出示)一扇门

谁能有快又准得背会门上这首古诗,大门就会开开。

2、(出示)一只小猴子

一只小猴子挡住了去路,它带来了一篇小诗歌,如果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它就让你过去。

3、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介绍:妙语堂里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你能说说你的寒假见闻吗?

练习说。

指名说。

四、小结

五、作业:把你们今天说的写在本上。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悟大海的美丽和渔民生活的幸福愉悦。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像、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谁愿意跟老师、同学们说说你家住在哪里吗?

(句式:我家住在_______。)

那么,我们的小伙伴丁丁家住在哪里呢?仔细听。

(课件:丁丁说话:“我家住在大海边”。)

师:海边什么样,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家住在大海边”。

(板书课题)

师:把“住”“边”这两个字一笔一画写在田字格中,请学生仔细观察。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就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海边看看吧!

点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学习伙伴,很有情趣。注意了课题中生字的指导。

二、范读课文

播放录像:(大海场景)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看到大海高兴吗?带着高兴的心情来听老师读课文。

(贴图:鱼船,老爷爷……)

点评: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三、练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练读课文

1、看书自己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2、丁丁和你们一样,也想读课文。

要求:做好指读姿式,遇到刚才画下来的字要仔细听。

(课件:丁丁读课文)

3、两人互读。

要求: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表扬他;如果他读错了,请你帮助他。

4、集体练读课文。

出示第一句:

(1)学生自由练读句子

(2)练读句中词语

快来看,句子中的词宝宝都跑出来了你们认识他们吗?

(课件飞出词语)快自己读读。

(天蓝蓝住在海边海蓝蓝)

都来读读吧!谁认识,就快速读出来。

(3)指导朗读:

出示第二、三句:

学生自由练读。

出示第四、五句:

(课件演示:打鱼船老爷爷故事说不完)

自己读读。抢读。

5、师生共同读。

师:快看,词宝宝都跑回课文中去了,都来读读吧!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好吗?咱们用什么方式来读?

(对读、接读)

点评:教师注意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读的练习和积累。注意了以学生为主体,处处尊重学生。

(二)随文识字

1。看课文中的认字表,两人互查,如果认对了画“☆”不认识的,请你帮帮他。

2。问:谁愿意把新认识

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家住在大海边》教案二》,来自网!http://

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

(课件演示认字表中生字)

(1)学生选自己认识的字进行教读

(2)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跑回课文中(课件演示)。

(3)仔细看一看,你们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他位住,发现,三个字都有单人旁)比一比,记一记。

点评: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多种方式生动呈现生字,帮助学生记忆。

(三)巩固识字

1。猜字游戏:

一个同学上来,蒙住眼,师向全班指定一个字,全体学生默记在心蒙住眼的学生来猜字。

2。组字游戏:

师:谁刚才得到了老师奖给的小浪花?快上前面来。看他们多棒!举起来让大家看看!

师:咦,小浪花后面还有字和偏旁呢!

仔细看看,他们谁和谁是好朋友,两个人小声说说,拼一拼。

大家一起读一读。

3、师:你们想像中的月亮湾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四)指导书写难字——有

1、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学生经过观察,确认“有”字最难写。)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是怎么写的

2、演示:“有”字的笔顺,请学生认真观察:

第一遍演示:请同学们看清字的笔顺。

第二遍演示:再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书写练习

4、描一描书上的字。

5、在本上认真写一个。

6、实投出几个学生写的字,进行讲评。

7、学生再认真写一个,要比前面的字写得漂亮。

(五)自主积累词语

(电脑演示生字宝宝手拉手。)

师:你们写的真认真,生字宝宝为你们高兴,看,他们手拉手是一个词,读读吧!

生读出词语。

师:谁能用“有”组一个词?

生扩词练习,班内交流。

点评:识字部分比较扎实,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并注意鼓励学生把字写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朗读课文

师:你们说得真好,生字宝宝都回家了,现在,让我们和丁丁比一比,看谁读课文,读得最棒。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学生评读。

(课件演示,丁丁适时进行表扬)

3、展示读:

还想读吗?就让我们随着那动人的海涛声再来读出自己的感受。

点评:

此时设计读的练习,提升学生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读的兴趣。

五、引发联想

师:老爷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他会讲哪些好听的故事呢?

六、总结

多么好听的故事呀!看啊!这美丽的大海看也看不够,看也看不厌,老爷爷的故事讲也讲不完,听也听不够,下节课,让我们再来听老爷爷讲浪娃娃的故事吧!

点评:

老师的语言注意了书上内容的上下连接,为以后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