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2-31 17:06:51

第1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通畅地朗读课文, 并能说出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

2.能从关键语句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揣摩。虚实相间写法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课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说出文章描写的几个场面以及作者的真实的感受,结合作者的情感谈出自己的体会,并能仿照课文进行片段写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开场白: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下面,老师播放一段音乐,你们可以伴着音乐尽情畅谈当你遥望星空时的遐想和感受。(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

(1)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2)师生评价,着重评价学生发言是否有丰富的遐想,语言表达是否流畅。

(3)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表达也很有感情,说明你们都是感情很细腻的人,对外界事物有着敏感和好奇,这都是很可贵的品质,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纯真和美好。

充满激情诵“繁星”

教师指导语: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他把自己对繁星的感悟写在了《繁星》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为了让我们也能分享巴金的这份激情,下面我们开展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看看是谁最能走进巴金青年的心灵,感受到星空的那种美妙。要求:分成小组,在小组内每个学生轮流朗读课文,然后进行组内评议,在评议的基础上,推荐一个代表,到大组进行朗读展示;另外,每组派一位同学担任评委,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点和打分,最后选出最佳朗读者。

(1)学生分组朗读、评议、推荐代表。(朗读前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朗读的有关知识,比如重音、节奏、停顿等。)

(2)大组朗读展示,学生评委打分评点并推选出最佳朗诵者。(学生朗读时可以配上音乐,评委对每一位朗读者从感情、声音、朗读技巧等方面进行点评。)

(3)教师总结: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声情并茂的朗读,我们都被文章的美好的意境陶醉了,大家似乎沉浸在那美好的夜色中,享受着美好的星空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看来好的文学作品确实要多多诵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文学的美好世界。

(4)教师颁奖。(根据班级实际,可分别设一、二、三等奖或设最佳音色奖、最佳表现奖、最佳朗读处理奖、最佳情感奖等,适当给一点小奖品。)

仔细研读析“繁星”

教师指导语:刚才,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聆听了几位学生的深情朗读,我们已经陶醉在夜的梦幻中,仿佛看到了那一片灿烂的星空,仿佛捕捉到了作者的情怀。下面,让我们再细读文章,研究作者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样的画面的。

(1)学生读书,思考,填表。(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2)师生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内容。(可以用投影展示学生所填的表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评点,老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完善表格内容,所填内容大意对即可,但是如果学生填的词语准确精彩的话,老师要及时肯定,并且说明这样用词的效果。)

(3)教师进一步启发讨论:三次看星星,每次的侧重点是有什么不同?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先让学生思考若干时间,再讨论发言。)

明确:第一次侧重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第二次侧重表达与星星的伙伴关系;第三次侧重表达与星星的知心之情,总之都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答案允许有不同,只要能看出作者写作角度有不同就行。

点点“繁星”驻我心

教师指导语: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下面请你找出这些描写,细细品味,说说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然后,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渐渐的……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这样的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字数150左右。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文字。(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朗读并且说说写作的体会。)

(4)教师学生共同评价,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看学生写的文字是否符合要求,看虚实相间的写法运用得是否自然合适。教师尽量以鼓励和肯定为主。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巴金的作品《星空》,领略了大海、夜色和星空的美好,感受了作家那种追求自由,渴望美好的情怀,我想,大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了一个热切的期待,那就是要像巴金那样,做一个向往美好,追求美好,展示美好的人,只要努力,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课后学习

1、描述一段你曾经在夜晚眺望星空的'情景,写出你的感受。

2、查阅有关星空知识的书籍,了解有关星空的科学常识或神话传说,写一个有关星空的小论文。

【教学总结】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整体感知,运用对比,理清结构

上课伊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接着,借助媒体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在了解了本课的一些背景知识后,我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有几小节,写了作者几次看繁星?而后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到:作者在写这三处的星天时,三小节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写了四方面的内容,利用表格理清课文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品味语言,理解感悟,注重朗读

本文语言优美,因而在教学中,我从朗读着手:1. 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最美的句子,读出感情。2. 揣摩语言并交流:这句话美在何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3.通过对语句的揣摩,进行比较阅读,明确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作用,找出文中运用这些修辞的语句,加以品味。让学生深刻理会这些拟人句、比喻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而并不是简单的理解分析。

三、积累运用,进行仿写。

小练笔:模仿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按照“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这样的句式写一段面对碧海蓝天,你产生的联想和想像,字数在50字左右。

回过头来看整堂课教学,自己感觉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整堂课的教学出现了前紧后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自己是新教师生怕教学时间不够,所以在前面的课文分析时,留给学生读中品味的时间不足,以至于对文本的把握欠缺。

在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通常都是后上课的班级的教学效果比较好,这可能是新教师对教材以及教学过程不够熟悉的原因。另外,在设计教学时,我总是生怕遗漏知识点,所以每次上课都会把许多的内容放到一节课中讲。这就导致了我的课像是在走马观花一样,只是填鸭式的讲授。这样短短45分钟,学生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学懂学透的。因此,我觉得每节课可以挑选一到两个知识点作为重点讲解,要舍得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学习。

也许缺憾本身就是美的,这里的缺憾是为了弥补下次的完美。这次的语文组内研究课,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需要有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剖析文本,广泛阅读;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2篇:语文教案

【课文简说】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介绍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的生活会怎样?

3.在诗人刘章的笔下,搭石是怎样的呢?

二、初感课文

1.自读课文,交流:课文中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逐节指读课文,梳理课文,知道课文中描写了人们“摆搭石、整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等情景。并结合教学生字新词。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2.临写。

3.检查巩固。

四、课外拓展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同学们从中读懂那些内容?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

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细地读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细听,在书上圈画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重点体会“平整方正”、“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

3.指导朗读。

(二)自主学习2、3、4自然段。

1.学生从2、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从中发现有创意的学习方式。

3.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

4.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三)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1.思考: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齐读最后一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美就在身边,美就在妈妈千万次的唠叨。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

美就在身边,……

五、课外拓展

写出自己发现的美。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学会“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会读三拼音节

教学重点:

学会“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

教学难点:

“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字母卡片:“j、q、x”

2.背诵学过的声母。

二、游戏中学习“j、q、x”与“ü”相拼去点规则。

1.请3个同学带上“j、q、x”的头饰到前边来,小“ü”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孩子,戴上小帽子也到前边来,他只要见到“j、q、x”三个声母,马上就会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站在“j、q、x”的身旁就成了“ju、qu、xu”。

2.教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就摘帽,摘了帽子不是u,还是ü ü ü。

板书:

j— ü →

q— ü →

x— ü →

3.请同学想想箭头后面应写成什么样的音节?教师补写板书:

j— ü → ju

q— ü →qu

x— ü →xu

4.自己读音节

5.同桌互读音节。

6.指名读

三、学习三拼音节

1.背三拼连续的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迅速。

2.自己练习试拼,体会和掌握拼音方法。

3.指名拼读,教师纠正。

4.同桌同学互相拼读、纠正。

四、看图拼读音节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读图下音节

(1)自己试拼

(2)同桌互相拼

(3)指名拼。

五、读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找出你们学过的.音节读一读:jīqī

3.结合图,请认字多的学生读儿歌。

4.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同桌互读。

六、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j、q、x”,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正确书写,而且学会了“j、q、x”与“ü”相拼去点的规则,同学们学得不错,老师奖励每个学生。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

了解作者主父偃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

“谏书”的特点以及说理叙述张弛有度、理据结合的语言特色

2能力

通过对“谏书”的特点以及说理叙述张弛有度、理据结合的语言的学习,理解文章中谏伐匈奴的观点在当时的现实意义

3思想品德

体会在战争背景下,“好战必亡、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这一主题

教学重点

欣赏“谏书”的特点以及说理叙述张弛有度、理据结合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谏书”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色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谏伐匈奴书

天下既定

汉武帝: 人足、兵革备

扩充疆土

秦帝:人足、兵革备—攻匈奴—终不能—人不足、兵革不备—攻匈奴—天下始叛

主父偃:“好战必亡、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

编号 北京165中学教案 第 1页

编号 北京165中学教案 第2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具体分析主父偃是如何打动汉武帝,使他改变攻伐匈奴的治国方略

二、授课过程

1、齐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寻找秦帝攻伐匈奴的条件有那些?

2、请同学们说说汉高帝攻伐匈奴的条件有那些?

3、请推测一下汉武帝攻伐匈奴的条件有那些?

4、从大家的推测可以看出与汉武帝攻伐匈奴的条件相类似的`是谁?

5、主父偃是如何评价秦帝攻伐匈奴?

6、教师与学生一同分析秦帝攻伐匈奴的过程

(板书):

秦帝:人足、兵革备——攻匈奴——终不能

——人不足、兵革不备——攻匈奴

——天下始叛

学生根据文本找寻答案

(学生讨论)

学生齐读课文

(学生讨论)

导入课文

学习鉴赏知识

让学生明确,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鉴赏准备

学习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

编号 北京165中学教案 第3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7、请同学们分别从内容、结构、语言、论证手法等方面共同讨论主父偃的进谏艺术

三、小结本课内容

主父偃的直谏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含蓄、得体而精炼,在谏疏中使用了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使拥有“威武强睿德”之称的汉武帝最终改变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可见不愧为一篇张弛有度、经世致用的谏疏

四、布置作业

试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写作特点

要求:1.有对内容的具体分析

2.语言分析要举出具体的词语,不可泛泛而谈

(学生分组讨论)

训练思维,注意

鉴赏的方法,以及对主题的思考

课后分析

要让学生懂得鉴赏的方法,明白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要掌握其内容和主题,还要学会欣赏它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色

第5篇: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2、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3、读背《三字经》节选,4、大致了解意思。

5、猜字迷,6、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7、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外,8、通过具体的事情,9、真诚地夸奖别人,10、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1、通过自由表达,12、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2、数本不3、同4、版本的《三字经》。

5、学生带字典或词典。

6、学生搜集了谜。

第 一 课 时

一、口语交际

1、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课堂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

2、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3、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4、全班交流。

a.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

b.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

c.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5、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 二 课 时

一、习作

1、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充分肯定、表扬。

2、交流拓展

a.最的,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说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范例引路。

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

注意: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3、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

4、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5、互相议议优点和不6、足,7、提出修改意见。

8、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9、然后誊抄。

第 三 课 时

一、评议作文

1、教师概述上次习作的成绩,2、重点是内容丰富多样,3、习作态度认真等。

4、优秀习作赏析,5、激励学生以后把习作写得更好。

6、建议学生把这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7、也可以再修改,8、誊抄一下,9、保存起来。

二、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指3、名4、读词语,5、纠正读音。

6、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7、指8、导朗读,9、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

10、拓展积累。

a.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语吗?小组合作照样子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b.投影展示,并朗读。

c.请学生从大家举出的ABB式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下来。

三、读读背背

1、请学生捧起书,2、借助拼音,3、反复4、练习,5、把韵文读正确,6、读通顺。

7、指8、名9、试读。

10、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11、导。

12、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a.学生用词典、与同学讨论等方法理解句子。

b.请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一下,教师也可稍做指点。

13、自由朗读,14、熟读成诵。同15、座互相检查背诵。

四、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 四 课 时

一、读读记记

1、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2、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3、同4、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5、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1、仔细看看谜面,2、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吗?(是“口字)

3、说一说,4、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5、请同6、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7、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8、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9、交流,10、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更多相关内容: